发表时间: 2025-09-24 17:43:58
作者: 炼化及石化下游产业网
浏览: 8
近日,《中国石化报》“市场导刊”围绕集团公司炼化板块全年各项目标任务采访石科院副院长林 伟,深入探讨如何加快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、加速技术突破、助推产业升级、充分释放炼化板块创新驱动效能。
问:今年以来,研究院围绕服务国家战略需要、引领产业深度转型升级、快速响应市场需求,重点在哪些领域进行了攻关研究?取得了怎样的成果?
答:在服务国家战略需要方面,石科院强化标准引领,入选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验证点(第二批)名单,成为石油产品领域唯一国家标准验证点;牵头制定石油计量领域国内首个ISO标准《ISO 23505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—球罐标定—光电外测距法》;攻关氢能领域核心技术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“高效分布式制氢集成技术的基础科学及工程问题”通过基金委结题验收;开展可再生燃料研发,生物航煤发展战略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研究项目荣获“优”级评价,HEFA路线生产可持续航空燃料取得重大突破;聚焦循环经济发展,废塑料化学循环技术示范项目实现工程竣工。
在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方面,石科院在炼油领域,PS-VIII高密度连续重整催化剂创造430万吨/年最大规模应用新纪录;重油催化裂解(RTC)技术两套300万吨/年装置在镇海炼化开车成功,已连续稳定运行超1000小时。在化工领域,变革性己内酰胺成套技术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;流化床双氧水绿色生产成套新技术在湖南石化完成装置改造,有力支撑了我国双氧水技术迭代升级。在石油产品领域,C2/C6/SQ/GF-7内燃机油复合剂技术实现首次许可。
问:研究院在科技降本方面做了哪些工作?下一步将如何进一步深化,以技术突破塑造炼化企业成本优势?
答:油品与化工品市场价格呈周期性波动,不同阶段盈利水平差异显著,在化工品利润较高时增加化工产品产出、在油品价格利好时提升油品产量成为炼化企业增强成本优势的关键。
石科院主要聚焦三类提升炼厂生产灵活性技术:一是催化裂解技术,以重油催化裂解(RTC)技术为代表,着力将数量大、成本低的劣质重油转化为轻质烯烃,并且可以依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品结构;二是加氢裂化技术,着力提升多样化产品生产能力,让炼化企业可以根据市场行情灵活选择生产中间馏分油或石脑油;三是轻烃转化技术,建设轻烃灵活转化装置,针对炼厂中液化气、碳五、碳六等低价值轻烃资源,通过调整操作条件实现芳烃、乙烷、丙烷及汽油等产品的多样化生产。
下一步,石科院将聚焦提升现有技术的产品灵活切换能力,帮助炼化企业打造不同市场场景下的多元运营模式,巩固提升炼化企业资源利用率、低成本竞争优势与市场适应性。
问:下一步,研究院将如何实现技术从攻关到落地的快速转化,加快打造一批特色技术和拳头产品?
答:下一步,石科院将聚焦进口替代、技术卡点等战略领域进行定向突破并合理开展技术储备分级,形成“前沿探索-应用开发-产业支撑”的梯次布局,确保技术攻关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。
在研发端,加大开放合作力度。石科院目前正与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开展广泛合作,取得显著效果。下一步,石科院将继续加大开放力度,通过“产学研”协作实现跨学科知识融合与思维突破,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。
在应用端,增强中试转化能力。中试环节是连接实验室与工厂的关键枢纽,对技术成果高质量转化至关重要。目前,石科院正在天津建设中试基地,年内即将建成投用。建成后,石科院将依托该基地深化中试装置建设与运营、流体力学研究、反应动力学分析、装备设计等领域研究,将基地打造成为行业优质技术“孵化器”,提供从孵化到产业化的全流程专业化服务,并联合设计单位完善工艺方案,让科技成果在产业链中落地生根跑出“加速度”。
来源:中国石化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