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表时间: 2024-04-17 09:35:24
作者: 炼化及石化下游产业网
浏览: 496
全球化工巨头巴斯夫近期遭遇了一次重大挑战,牵涉全球重要材料供应链格局。
巴斯夫:无限期裁员!停工!
4月11日,巴斯夫宣布,由于芬兰哈贾瓦尔塔(Harjavalta)地区法院取消了其电池材料工厂的临时许可,该集团不得不面临无限期裁员的困境,所有员工均可能受到波及。这一决定不仅对巴斯夫的员工和企业运营产生重大影响,也为全球电池材料供应链的稳定性敲响了警钟。
据报道,巴斯夫在芬兰的电池材料工厂投资高达上亿欧元,拥有数十名员工。然而,由于非政府组织基于环境保护的立场提出反对,法院最终决定撤回工厂的运营许可。
而巴斯夫也补充表示,获得许可的程序冗长且结果不明,导致该工厂获得最终许可的时间无法预测,且无法上诉。
这就意味着巴斯夫长达6年的电池材料工厂建设计划将“流产”。据了解,早在2018年,公司便对外宣布了在Harjavalta的电池材料工厂的计划,然而实际的建设活动直到2020年才正式启动。这段时间差背后的原因可能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前期准备,比如确保获得必要的建设许可、完成详尽的项目设计和规划等。
尽管最初的计划是在2022年投入生产,但环保人士的反对声音使得工厂的运营一直未能如期展开。到了2024年2月,由于环境方面的担忧,当地法院最终决定撤销了工厂的运营许可。这一决定对巴斯夫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。
随着4月15日与当地政府的谈判在即,巴斯夫面临着一个关键的转折点。如果谈判无法达成满意的结果,那么公司在Harjavalta六年来的辛勤建设和投资可能将化为泡影,而那些依赖这份工作维持生计的数十名员工也将面临失业的风险。
电池材料业务成重中之重
巴斯夫在全球电池材料领域的布局始于2012年,并在2010年代中期加速发展。自2015年起,巴斯夫已在日本、美国和欧洲布局了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基地。其中,日本的生产基地为巴斯夫与日本户田工业合资组建,而在美国和欧洲的正极材料工厂目前由巴斯夫独资拥有。2021年8月,巴斯夫宣布已完成湖南杉杉能源51%股权的收购。
2023年,巴斯夫进一步明确了其长期电池材料战略,将电动汽车电池材料业务定位为未来的核心业务之一:电池材料业务将成为集团利润最丰厚的业务,到2030年,销售经营回报率(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)将达到30%或更高的运营回报率,销售额将超70亿欧元。
或有超百亿项目受影响!牵涉电池材料供应链格局
▷ 芬兰在全球电池材料供应链中举足轻重的地位
欧洲的镍钴精炼厂是全球电池材料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,芬兰在电池材料供应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。2022年,芬兰因其对原材料供应链的投资、高质量的基础设施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较高,成为唯一一个在榜单上攀升至第四位的欧洲国家。
*2022年全球电池供应链排名表
作为欧洲少数几家镍钴精炼厂之一,芬兰的Harjavalta地区不仅拥有Nornickel这样的大型一体化精炼厂(欧洲唯一一家一体化工厂),还生产多种电池材料,如镍豆、电解镍和钴正极材料等,对动力电池的生产至关重要。
▷ 中国企业在芬兰投资的项目或受影响
此次,芬兰非政府组织基于环境保护的立场提出反对,主要原因为:有相关专家指出,在电池的正极材料中,不溶于水的钴盐、锰盐和镍盐主要通过灰尘释放到工作场所的空气中,如果防护不安全,这些金属化合物都可能成为严重环境健康问题的根源。
有了巴斯夫作为前车之鉴,中国企业在芬兰投资的三大项目也或将面临困局:
· 杉杉股份:计划投资13亿欧元,在芬兰建设一个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一体化基地。
· 北京当升科技与芬兰矿物集团:合资在科特卡建立正极活性材料(CAM)工厂,总投资7.74亿欧元,年供应能力超过75万辆电动汽车。
· 中伟股份:与芬兰电池化学品公司合作,投资13.5亿欧元在哈米纳建设高镍三元前驱体生产基地,一期产能2万吨,预计2024年投产,一期投资约2亿欧元。
巴斯夫在芬兰的停产事件不仅是一场环保与经济的博弈,也是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一个缩影。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日益增加,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推动经济发展,将成为所有企业和国家必须面对的挑战。